工業是立國之本、強國之基。新中國成立70年來,我國工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,已占據制造業第一大國位置。中國制造業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,成績斐然,世人共睹。
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創新機遇,我國將加快提升制造業創新能力,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。
工業體系獨立完整
70年前,整個國家基礎工業體系無從談起。如今,我國已成功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,形成了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,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當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,工業增加值從1952年的120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約30.52萬億元。
根據世界銀行數據,2010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超過美國,成為第一制造業大國。2018年,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世界份額超過28%,中國成為驅動全球工業增長的重要引擎。
以汽車產業為例。1956年第一輛解放牌汽車下線,2018年全國汽車產量超過2780萬輛。截至2018年,中國汽車的產銷量連續十年居全球首位。其中,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和保有量均占世界一半以上。
穩步邁向制造強國
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,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,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。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,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。
我國工業技術創新能力已得到大幅提升,涌現出一批以華為、中車等企業為代表的領軍企業,在高端裝備領域逐漸取得突破。例如,我國自主研制的復興號高速列車、第三代核電“華龍一號”等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,一些技術已從過去的“跟跑”到“并跑”甚至向“領跑”邁進。再以被譽為“現代制造業的一顆明珠”的大飛機為例,2008年我國開始研制C919,創新航空工業體制機制,利用全球資源,開展國際合作。大飛機2015年總裝下線,2017年成功首飛,計劃2021年交付。研制大飛機可推動新材料、先進動力、電子信息、自動控制、計算機等領域關鍵技術取得群體突破;提高我國航空工業的制造能力和管理水平。
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表示,走向制造強國,中國要走好三步棋:一是增強產業技術能力、提升產業鏈水平;二是依托城市群建設,加快高端制造業發展和布局;三是發揮現有創新優勢,將大數據、云計算等先進技術與制造強國結合起來,構建數字技術支撐的制造業產業鏈、供應鏈和價值鏈。
當下,我國正朝著制造強國邁進。背靠廣闊市場和創新機遇,以中國人的智慧和努力,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未來指日可待。(吳科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