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果說疫情為這一年的世界社會經濟按下了一個暫停鍵,那么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,它為中國的經濟數字化轉型按下了一個快進鍵。”5月27日,在2021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“人工智能高端對話——AI經濟 共享未來”上,主持人楊瀾這樣說道。
數字化轉型,“轉”向哪里?專家們認為,今天是一個從“數字化”到“數智化”的時代。
數智化:數字化+智能化
數字化與數智化,僅一字之差,有什么區別呢?
“數智化的核心,是以海量大數據為基礎,結合人工智能相關技術,打通原來數據‘端到端孤島’,結合場景化去解決問題。”科大國創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李飛這樣解釋道。
也就是說,數智化可以簡單理解為是數字化+智能化,是在數字化的基礎上的更高訴求。
“數字化主要是數據采集、分析;數智化更多是幫助決策,我們能不能基于神經網絡學習,慢慢把人的經驗通過智能體給貢獻出來。”李飛認為,從數字化到數智化,從技術角度、產業角度都是不斷演進和升級,這給我們下一步數字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。
“數字化轉型最核心兩點是打破數據壁壘和統一數據口徑。”國雙科技創始人、董事長兼CEO祁國晟同樣認為,數字化轉型的本質就是消滅組織里面的信息不對稱。
“如果我們有一天做到了全面數字化、全面智能化的時代,有能力全面地、實時地、細顆粒度地掌握整個經濟社會運行的所有數據,我們可以非常有效進行經濟活動,最后將是生產力、生產關系的又一次革命。”在祁國晟看來,這便是數字化轉型的意義。
誰是人工智能“低垂的果實”?
華為中國區計算業務總裁常成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:從2015年到2025年,數字經濟占比會提升15%-24%;由人工智能計算帶來GDP的增長在全球會占到1.2%,在中國更是會達到1.67%。以此計算,這就意味著在2030年之前,這個產業基本是萬億級產業,甚至是兩萬億級的產業。
“整個產業界和投資界紛紛投入人力和物力,所以人工智能到今天是非常明確的爆發點。”常成認為。
再這樣一個飛速發展的產業里,人工智能最快的應用場景會是什么?
“我覺得這個領域很明顯,就是規定的大型設施設備的自動化人工智能維護,或者是大型中型設備維護。這樣的活動需要大量的人去巡檢、判斷,這是一個成本項、費用項。因此這個東西很容易智能化,既方便管理又能省錢。”祁國晟認為。
商湯科技副總裁張果琲認為,最容易落地的是自動駕駛。“我們現在看到自動駕駛車輛的技術成熟,一是速度非???,二是產業化非???,新能源汽車帶來整套汽車產業的變革,這里面空間是很大的。”
“我感覺,落地最快應該是影響人們日常生活,有大量使用量的、大量數據的行業,衣食住行都會有。“清華大學國強教授、智能產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聶再清表示,比如說個性化推薦,就是大規模影響用戶帶來價值的東西。
“同時,我看到最有前景但不一定是最快的,是‘生物世界的數字化’,比如制藥行業,我覺得這是我看到人工智能很大價值的行業。”聶再清說。
真正的人工智能還未到來
對于依賴于超強算力的人工智能,耗能問題也成為了行業關注點。海信集團高級副總裁、海信智能科技集團總裁陳維強就對此“潑了盆冷水”。
“我想,真正人工智能還沒有到來。”陳維強認為,高耗能代表著現在我們并沒有突破進本性的人工智能技術,這個角度上看,人工智能還是任重道遠。
陳維強說,現在的人工智能能給各個行業帶來價值,是因為它能夠通過數據的暴力計算,憑借算力、芯片這些相對廉價的東西,來提供高識別率以達到節能的效果,但這并不是真正的“人工智能”。
不過,問題還是要在發展中解決。源訊(Atos)中國地區副總裁孫冀軍就認為,從另一個角度來談人工智能對綠色的意義,人工智能是對人類數據和過去經驗的總結,通過人工智能可以降低我們未來運營的成本,包括一些重復計算的工作,包括解決數據孤島、打通數據一致性。
“除了管理以外,我們通過零復制或者低成本復制方式,就是人工智能方式,反而能夠大大提升我們在碳排放的管理和節省。”孫冀軍認為。
“對每一個行業來說,不是你想不想變化,是這個變化已經來敲你的門,而且已經破門進入了。”正如楊瀾所言,技術上的革命,與思維和認知的革新,都在數智化的進程中展開。(左宇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