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高創新思維能力,就是要有敢為人先的銳氣,打破迷信經驗、迷信本本的慣性思維,以滿腔熱忱對待一切新生事物,敢于說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,敢于干前人沒有干過的事情,以思想認識的新飛躍打開工作的新局面
堅持創新思維,跟著問題走、奔著問題去,準確識變、科學應變、主動求變,才能在把握規律的基礎上實現變革創新,不斷推動事業向前發展
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,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、“先照后證”改革等推廣開來,制度創新激發發展活力;仰望寰宇有“嫦娥”奔月、“天問”落火,逐夢海疆有“深海勇士”號、“奮斗者”號深潛,科技創新拓寬認知邊界;敦煌研究院通過數字孿生技術還原洞窟壁畫、讓文物“重現”,三星堆博物館運用增強現實、混合現實技術為游客提供沉浸式體驗,文化創新增強文化自信……創新才能把握時代、引領時代,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各方面創新層出不窮,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澎湃動能。
縱觀人類發展歷史,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、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,也始終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。不創新不行,創新慢了也不行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:“要增強創新意識、培養創新思維,展示銳意創新的勇氣、敢為人先的銳氣、蓬勃向上的朝氣。”創新思維能力,就是破除迷信、超越陳規,善于因時制宜、知難而進、開拓創新的能力。提高創新思維能力,就是要有敢為人先的銳氣,打破迷信經驗、迷信本本的慣性思維,以滿腔熱忱對待一切新生事物,敢于說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,敢于干前人沒有干過的事情,以思想認識的新飛躍打開工作的新局面。
創新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,涉及經濟社會各個領域。當今世界,經濟社會發展越來越依賴于理論、制度、科技、文化等領域的創新,國際競爭新優勢也越來越體現在創新能力上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“勇于推進理論創新、實踐創新、制度創新、文化創新以及各方面創新,通過革故鼎新不斷開辟未來”。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探索性事業,還有許多未知領域,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大膽探索,通過改革創新來推動事業發展,決不能刻舟求劍、守株待兔。在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,我們必須提高創新思維能力,順應時代發展要求,著眼于解決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,積極識變應變求變,大力推進改革創新,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,充分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。
問題是創新的起點,也是創新的動力源。社會總是在發展的,新情況新問題總是層出不窮的,其中有一些可以憑老經驗、用老辦法來應對和解決,同時也有不少是老經驗、老辦法不能應對和解決的。從某種意義上說,創新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、研究問題、解決問題的過程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我們要增強問題意識,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、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、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、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、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,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。”改革攻堅要有正確方法,堅持創新思維,跟著問題走、奔著問題去,準確識變、科學應變、主動求變,才能在把握規律的基礎上實現變革創新,不斷推動事業向前發展。
沒有創新思維,就難以有創新的行動和實踐。只有不斷提高創新思維能力,讓創新成為一種習慣和本能,我們才可能以求新求變的活力沖破守成的暮氣,闖出一片新的天地。要求黑龍江“構筑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”,叮囑四川“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”,要求江蘇“不斷創新吸引外資、擴大開放的新方式新舉措”,推動內蒙古“積極探索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新路徑”……習近平總書記在各地考察時,對各地提出的要求、期望,正需要以深化改革創新來落實。對黨員干部而言,要把創新思維轉化為創新能力,敞開思想謀劃新思路、放開手腳追求新突破,努力想新辦法、找新出路,創造新經驗、開創新局面,不斷實現新時代新征程的目標任務。
中華文明是革故鼎新、輝光日新的文明,靜水深流與波瀾壯闊交織;中華民族始終以“茍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”的精神不斷創造自己的物質文明、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。不斷提高創新思維能力,保持守正不守舊、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,涵養不懼新挑戰、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,大膽闖、大膽試,我們定能不斷譜寫“惟創新者進,惟創新者強,惟創新者勝”的更輝煌篇章。
原標題:增強創新意識 培養創新思維(人民觀點)
——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科學思想方法⑤
人民日報評論部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3年09月18日 05 版)
責編:楊光宇、胡永秋
網頁編輯:劉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