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,“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,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、新模式、新動能,發展新質生產力”。當前,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,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、重塑全球經濟結構。產業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力,是實現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途徑,對于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、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,都具有重要意義。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,以產業升級塑造競爭新優勢,關鍵是要找準具有戰略性、牽引性的主攻方向,有的放矢,集中力量激發新動能。
一是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主動力,積極發展新領域、開辟新賽道。一個產業的興起,始于根本性的基礎技術和產品創新。新技術、新產品通過采用新的材料和組件,以新的性能和功能滿足市場需求,隨著生產規模和市場需求持續擴大,逐漸形成了新的產業。當前,通用人工智能、生命科學、新能源等前沿技術領域迎來突破性進展,處于從蓄勢待發到群體迸發的關鍵時期,正在引領產業發展的新方向,并醞釀著全球創新格局的重大調整。
要根據產業創新當下急需和長遠發展需要,不斷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。需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,在關鍵領域、“卡脖子”環節下大功夫,力爭在重要科技領域成為領跑者,在新興前沿交叉領域成為開拓者;培育壯大新興產業,打造生物制造、商業航天、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,開辟量子、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;以發展智能制造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,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轉型升級。通過鼓勵發展創業投資、股權投資,支持長期資本、耐心資本更多投向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;加快技術攻關突破和成果應用,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。
二是打破產業邊界,在產業融合發展中推進產業創新?;仡櫄v次科技革命,往往是技術進步在某個行業或領域形成重大技術突破,帶動相關行業或領域實現創新性發展,最終成長為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。與以往不同,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更多體現為通用性科技革命,不僅拓展了產業發展空間,而且使在現有產業交叉融合邊界上實現創新突破成為可能。特別是數字技術加速滲透、數字經濟迅猛發展,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快捷流動、各類經營主體加速融合,促使經營主體重構組織模式,實現跨界發展,進而催生產業創新。
要持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,構建并完善與產業融合發展相適應的體制機制,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間、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之間、產業上下游各環節之間的高度協同耦合,加快發展工業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,培育服務型制造等新業態新模式。打造一批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服務平臺、示范載體和標桿企業,特別是要加快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,推動制造業、服務業、農業等產業數字化,利用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、全鏈條改造,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、疊加、倍增作用。
三是走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之路,順應綠色低碳發展進程推進產業創新。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內容,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、推動高質量發展、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的重要支撐。當前,我國產業結構偏重、能源結構偏煤,粗放發展方式仍未從根本上改變,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、根源性、趨勢性壓力尚未得到根本緩解,在綠色低碳領域推進產業創新的關鍵作用愈加凸顯。
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,堅持先立后破、通盤謀劃。聚焦傳統產業現存短板,加快低碳能源領域的技術迭代。提升傳統能源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技術,扎實推進鋼鐵、有色金屬、建材、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,加快節能降碳技術和產品的研發與推廣應用。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,集中力量開展復雜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控制、大容量風電、大功率液化天然氣發動機、大容量儲能、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氫、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技術創新,加快碳纖維、氣凝膠、特種鋼材等基礎材料研發,補齊關鍵零部件、元器件、軟件等方面的短板。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,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,培育大量生態產品走向市場,讓生態優勢源源不斷轉化為發展優勢。
(作者王海成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)
原標題:找準產業創新主攻方向
責任編輯:趙宇
頁面編輯:蘇偉